Find in Library
Search millions of books, articles, and more
Indexed Open Access Databases
書評Book Review: Public vs. Private: The Early History of School Choice in America
oleh: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Format: | Article |
---|---|
Diterbitkan: | Taiwan Association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20-06-01 |
Deskripsi
隨著新自由主義興起,過去20、30年世界多國出現教育私營化及市場化的趨勢,各國政府都逐漸減少直接營辦學校,開放讓更多私人團體及個人辦學。教育私營化趨勢引起學界的注意,促生了大量學術研究。然而到目前為止,相關研究欠缺歷史的向度,學者們主要關注當代教育市場化政策的形式、執行過程及結果,極少關注新自由主義出現以前私立教育的發展。缺乏歷史向度使得我們的眼光侷限於當下,無法從過去汲取經驗及教訓。美國教育史學者R. N. Gross的《公私對壘:美國學校選擇的歷史》(Public vs. Private: The Early History of School Choice in America,以下簡稱《公私對壘》)試圖打破教育私營化研究「去歷史化」的限制。該書探討美國立國200多年來私立教育的發展,將近年教育私營化改革重新放置回歷史脈絡。 Gross相信公共及私人部門存有相輔相成的共生關係,兩者絕非只有矛盾對立。因為研究交通、醫療衛生、公共建設等領域的學者早已發現,過往兩個多世紀美國的國家(the state)往往藉著與私營部門合作而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公共服務,擴大政府的管治能力(governing capacity);私人部門也藉著參與公共政策而得以壯大。然而,學界一直忽略教育領域公共及私營部門 的合作關係,《公私對壘》即試圖填補公共政策研究這一空白。 美國立國初期公立教育系統的規模有限,學校教育受市場需求主導並呈現多樣性。十九世紀初期美東在新英格蘭地區存在有為數不少的「營業學校」( venture schools) 。營業學校大部分是由營運者兼任教師的一人學 校,教師收取學費藉以謀生,課程是基本的讀、寫、算。另外,還有教授類似中學程度人文學科的「學院」(academies)。學院亦以營利為目的,學生需繳交學費。共同學校( common schools) 或「區域學校」( district schools)是最早期的公立學校,經費來自地方稅收,收容區內兒童。因為地方財源有限,早期的公立學校一般學年只有數個月。如果要延長學年,就須依靠私人資源的投入―如收取學費、接受地方人士捐款等。儘管當時美國東北部立法規定社區人口超過一定數量就必須開辦免費的公立學校收容區內兒童,但相關法案沒有普遍落實,公立學校數量十分有限。美國立國之初教育體系被市場主導,一定程度是因為A. Smith自由經濟思想的影響力,不 少人相信放任學校彼此競爭,讓家長及學生自由選擇,有助提高教育的品質。